中新社多倫多10月9日電 題:諾獎得主杰弗里·辛頓:擔憂人工智能的“人工智能教父”中新社記者 余瑞冬當76歲的杰弗里·辛頓(Geoffrey E. Hinton)得悉自己獲得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時,他正住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家沒有互聯網,、電話信號也很糟糕的廉價酒店里,。這位被世人譽為“人工智能教父”的學者對獲得諾貝爾獎有些意外。在諾貝爾獎的官方記者會上,,他通過電話回應媒體說,,自己的第一反應是:“我原本今天要做核磁共振檢查,恐怕得取消了,?!毙令D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約翰·霍普菲爾德(John J. Hopfield)分享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榮耀。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8日揭曉這一獎項時表示,,這是為了表彰他們“通過人工神經網絡實現機器學習的基礎性發(fā)現和發(fā)明”,。辛頓1947年12月出生于英國倫敦西南部的溫布爾登,曾就讀于克利夫頓學院和劍橋大學國王學院,。大學期間他已展現出跨學科思維,,曾在自然科學、藝術史,、哲學和實驗心理學等專業(yè)間切換,。在愛丁堡大學深造后,他于1978年獲得人工智能(AI)博士學位,。此后他曾先后在英國和美國的多所大學工作,,是倫敦大學學院蓋茨比計算神經科學中心創(chuàng)始人。1987年,,辛頓加入加拿大頂尖學府多倫多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系,,至今已37年。他如今仍是該系名譽教授,,并在加拿大三大國家級AI研究機構之一的多倫多Vector研究所擔任首席科學顧問,。簡單來說,,他研究的重點是如何利用神經網絡實現機器的學習、記憶,、感知和符號處理等,。在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官網上,辛頓的個人頁面可謂簡陋,,只有黃褐色背景上的一行行文字與超鏈接,。他聲明,自己不再招收學生,、博士后或訪問學者,。憑借在人工神經網絡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,辛頓1998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院士,。2001年,,他成為人類認知科學領域最高獎項魯梅哈特獎的首位獲獎者。2016年,,他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,。在獲諾貝爾獎之前,辛頓的另一人生高光時刻,,是與蒙特利爾大學教授約舒亞·本希奧,、紐約大學教授揚·萊坎(中文名楊立昆)因AI深度學習領域的貢獻而齊獲2018年度的“計算機界諾貝爾獎”——圖靈獎。辛頓在2013年加入谷歌公司,,谷歌同時并購了他創(chuàng)辦的一個深度神經網絡研究初創(chuàng)公司,。2023年5月,辛頓從谷歌辭職,。同時,他向媒體透露了自己對AI帶來的風險的擔憂,,甚至對自己的工作表現出部分悔意,。《紐約時報》曾引用他的話說:“很難看出如何阻止壞人利用它(AI)做壞事,?!倍鄠惗啻髮W校長格特勒表示,校方對辛頓的歷史性成就感到“無比自豪”,。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稱贊,,得益于辛頓這樣的先驅者,,加拿大得以處于AI技術前沿。在諾貝爾獎官方記者會上,,這位“教父”繼續(xù)表達了他對AI發(fā)展的擔憂,。如今也經常使用ChatGPT的辛頓相信,,AI的影響力將媲美工業(yè)革命,但將在智力,、而非體力上超越人類,。在AI令多個領域生產力巨大提高的同時,,人們也必須擔心可能的不良后果,,希望事情“不會失控”,?!霸谙嗤闆r下,,我還會做同樣的事(研究),,”辛頓說,,“但我擔心,,這可能導致,,比我們更智能的系統(tǒng)終將控制一切,?!?完)
免責聲明:本文來自網絡收錄或投稿,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芒果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。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lequren.com/1123802.html
溫馨提示:投資有風險,入市須謹慎,。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