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8月18日電(荊雨昕)夏秋之交,,渤海之濱,京津冀的海上門戶天津港一派繁忙景象,。在5G、AI,、北斗定位,、自動駕駛等“潮流”科技加持下,,運輸機器人往來穿梭,有條不紊地將集裝箱貨物裝卸分撥轉運,,碼頭工人的身影已甚少見到,。
自動化作業(yè)中的全球首個“智慧零碳”碼頭天津港集團供圖
這個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吞吐量超100萬TEU(標準箱)的碼頭為何“人跡罕至”,?作為全球首個“智慧零碳”碼頭,它又有哪些“神秘法寶”,?8月16日,,記者跟隨“走進區(qū)域看發(fā)展·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的京津冀實踐”網絡主題調研采訪團,探訪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,。
藍色的運輸機器人靈活轉向,,穿梭于集裝箱之間,這就是港口的“藝術”運輸設備——自動化集裝箱碼頭“搬運工”ART(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 of Transportation),。它們看似構造簡單的“身體”卻承載著復雜科技:車身配備激光雷達,、攝像頭、超聲波雷達,、毫米波雷達等多個傳感器,,采用北斗定位系統(tǒng),能夠自主完成智能感知,、智能規(guī)劃,、智能決策等自動駕駛功能,與5G深度結合后可實現(xiàn)遠控駕駛,,真正達到在復雜作業(yè)場景中的高精度,、全無人、安全穩(wěn)定的運輸作業(yè),。
人工智能運輸機器人ART 天津港集團供圖
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公司副總經理高延輝表示,,智能機器人能夠滿足碼頭長時間持續(xù)作業(yè)的要求,提高作業(yè)效率,,利于安全生產,。近期,有海上“巨無霸”之稱的“現(xiàn)代哥本哈根”輪順利駛離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,,該輪作業(yè)僅用時37小時,。
除了ART人工智能運輸機器人,港口的兩個大風車同樣吸引了眾人目光,。這道亮麗的裝置可不是“花架子”,,而是為港口提供綠色電能的“神器”——風力發(fā)電機組。天津港充分利用港區(qū)風能和太陽能等新能源,,建設分布式光伏及風電項目,。目前,天津港年發(fā)綠電約9000萬千瓦時,;每年可減少碳排放約7.5萬噸,,相當于植樹21萬棵。
高延輝表示,,“我們發(fā)出的綠電,,比全年用電要高,,始終保持綠色能源百分之百的供給,。” 這座全球首個“智慧零碳”碼頭于2021年10月17日投入運營,。
天津港風力發(fā)電機組 天津港集團供圖
據介紹,,天津港是京津冀及“三北(我國的西北,、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)”地區(qū)的海上門戶,是“一帶一路”的海陸交匯點,、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重要節(jié)點和服務全面對外開放的國際樞紐港,,連續(xù)多年躋身世界港口前十強。作為我國重要的現(xiàn)代化綜合性港口,、世界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大港,,天津港擁有集裝箱航線144條,同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500多個港口保持貿易往來,。
“作為一家在碼頭的企業(yè),,我們會把更多的新技術更好地應用在碼頭上,。”高延輝表示,。(完)
免責聲明:本文來自網絡收錄或投稿,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,不代表芒果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。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lequren.com/1066590.html
溫馨提示:投資有風險,,入市須謹慎。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,。